top of page
搜尋

什麼是 13F 報告?掌握華爾街資金動向的關鍵工具

  • 5月3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13F 報告是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要求特定機構投資人每季申報的文件,正式名稱為 Form 13F。根據規定,凡是管理資產超過 1億美元 的機構,如對沖基金、共同基金、保險公司等,都必須在每季結束後的 45天內 向 SEC 提交這份報告,公開其持股明細。


同時13F 報告也揭露了大型投資機構對於個股的買賣操作,這讓散戶投資人有機會窺見華爾街資金的流向與偏好。透過追蹤像是巴菲特的波克夏公司、黑石集團、橋水基金等巨頭的持倉變化,投資人能洞察市場趨勢,進一步做出更有依據的投資決策。


13F 報告的內容包括:

  • 機構持有的 股票名稱與代號

  • 持股數量

  • 持倉市值

  • 新增、加碼、減碼或清倉的標記

不過需注意,13F 只揭露 長倉(Long Position) 的資訊,不包含空頭部位與期權策略。因此,它雖具參考價值,但不代表完整投資意圖。


如何解讀 13F 報告?

舉例來說,如果一間知名機構連續幾季加碼某家公司,可能代表他們對該公司未來看好。反之,如果連續減碼或清倉,可能隱含該機構認為成長空間有限或風險升高。

許多投資平台(例如 MGID)會整理並視覺化這些資料,讓使用者更容易掌握重點變化,如資金流入最多的股票、重複出現在多家機構持倉中的熱門標的等。


13F 報告看似精準,缺點卻顯而易見

1. 資訊延遲(最多45天)

13F 是季報,而且允許在季末後 45天內才提交。這意味著你看到的持股資料,可能已經是 1個半月前的舊資料,在波動劇烈的市場中,這些資訊很可能已經失真或過時。

2. 僅揭露「長倉(Long)」資料

13F 只要求揭露買進並持有的股票部位,並不包含:

  • 空頭(Short) 倉位

  • 期權(Options)

  • 債券或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

因此,你無法從中完整了解機構的整體投資策略,也無法判斷風險對沖部位。

3. 資產管理規模小於 1 億美元的機構資料不需要提供報告

意涵是什麼?

這表示 13F 報告無法全面反映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操作,特別是:

  • 中小型投資機構

  • 靈活操作的避險基金

  • 隱性資金(如家族辦公室)

這些參與者雖然單體規模不大,但總和對市場依舊可以產生不小影響。

 
 
 

留言


網站免責聲明(Disclaimer):
本網站所提供的資訊僅供一般參考與教育用途,並非財務、投資、稅務或法律建議。這些內容不能取代具備了解您個人情況的專業人士所提供的建議。投資具有風險,可能導致本金損失。過去的績效並不保證未來的結果,市場狀況也可能發生變化。我們不對內容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任何保證,亦不承擔因使用本網站資訊而產生的任何損失或損害責任。您對任何資訊的依賴,皆須自行承擔風險。
The information on this site is for general inform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is not financial, investment, tax, or legal advice. It does not replace advice from a qualified professional who understands your circumstances. Investing involves risk, including possible loss of principal. Past performance does not guarantee future results, and market conditions may change. We make no representations or warranties regarding the accuracy or completeness of the content and assume no liability for any loss or damage arising from its use. Your reliance on any information is at your own risk.

​2025/09/13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