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 MeiguInsider.com 月度報告 — 2025年9月為範例
- 10月12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2025年9月 MeiguInsider 月度報告已上線。每一期我們都會將當月機構的買賣動向濃縮成一張乾淨、可操作的代號表格,包含資金流向標籤(買入 / 持有 / 賣出)、產業/子產業脈絡、市值,以及即將到來的財報日期——幫你從「我該注意什麼?」的方向出發,在幾分鐘內縮短得到屬於自己的一份精煉觀察清單。
內容摘要(快速導覽)
資金流向:
每檔股票皆標註買入 / 持有 / 賣出,顯示機構資金買賣的流向。範例涵蓋 AI 晶片與基礎設施(NVDA、AVGO、TSM、LRCX)、企業軟體(MSFT、ORCL、NOW、SNOW)、航空(UAL、DAL、ALK)、支付/金融科技(MA、AXP、AFRM)、能源與公用事業(VLO、VST)、消費/旅遊休閒(RCL、BKNG、ABNB)等。
關注重點:
每一列都包含財報日期——對風險規劃、部位大小,以及你是否要抱過財報至關重要。
市值與產業廣度:從超大型股(MSFT、NVDA)到中小型股(ALGM、PI、SRRK),橫跨晶片、軟體、醫療、航空、能源、零售——用它來分散風險,避免過度集中。
為何連續「買入」重要:若某檔股票在多個連續月報中都標示為買入,這種持續性通常強烈暗示機構持續累積與「買進並持有」的姿態,而非一次性的資金流。建議將此類標的設定為優先候選。
本月範例:
NVDA(買入;財報 11/12/2025)、MSFT(買入;10/28/2025)、TSLA(買入;10/15/2025)、UAL/DAL/ALK(買入;10/21、10/9、10/16)、MA/AXP/AFRM(買入;10/23、10/17、11/5),另有選擇性的持有(如 AMZN)與賣出(如 META、COST、V)以保持平衡。(日期可能更新——以表格為準。)
如何使用本報告(步驟)
建立觀察清單
先從「買入」名單尋找資金流動主要方向;「持有」代表中性偏向保守,「賣出」可作為放空或配對交易的來源。
按產業分類,避免同時交易太多高度相關的股票:
AI/晶片與基礎設施:NVDA、AVGO、TSM、LRCX、MRVL、MPWR、ALGM
企業軟體/資安:MSFT、ORCL、NOW、SNOW、PANW、ZS、CRWD
旅運與休閒:UBER、BKNG、ABNB、RCL
航空:UAL、DAL、ALK、RYAAY
支付/金融科技:MA、AXP、AFRM、HOOD、SCHW
進出時機點安排
依「財報日期」排序並決定要做財報前的拉抬,還是選擇抱過財報。
典型波段作法:在財報前 2–6 週尋找進場,之後逢強減碼/出場或採取對沖,而非直接承擔財報這類事件。利用日期欄位排程出場、對沖或「禁交易時窗」。
將觀察清單轉為交易計畫
進場:瞄準回測前高、上行均線,或乾淨的日內結構。
停損位:將停損設在近期前低或關鍵價位下方;部位大小控制在單筆虧損可承受範圍。
停利位:在近期高點或量度目標分批出場;價格推進時同步移動追蹤停損。
本月個股示例:
NVDA(買入;11/12/2025):財報前的趨勢股——考慮在抬高低點的回檔中逢低佈局;除非有明確計畫,通常不建議抱過財報。
UAL(買入;10/21/2025):航空主題——可與 DAL/ALK 搭配以確認主題;留意對原油價格的敏感度。
GE(買入;10/28/2025)/ GEV(買入;10/22/2025):工業 + 電網/能源——可在兩者之間錯開風險,或只選其一以避免重複曝險。
部位與風險檢查
相關性:不要把相同因子疊加五次(例如:晶片 + 晶片 + 晶片)。
部位大小:保持單筆風險小且一致;僅在勝率與 R 倍數(報酬/風險)支撐時才放大。
事後檢討:每筆交易後記錄哪些條件一致(資金流向 + 產業 + 結構),哪些不一致。
僅供教育用途,非投資建議,交易前請務必再次確認財報日期與公司行動。
留言